虽然魅蓝在架构上与魅族的关系已经减弱。但公开信息显示,魅族科技于 2021 年 6 月,即魅蓝回归前注册了多个魅蓝商标。
有接近魅族的人士对 ZAKER 科技表示,魅蓝的品牌使用权已经承包给了合作方。结合魅族科技人士曾称蓝辰科技是魅族的合作伙伴,这个合作方大概率就是蓝辰科技。
魅族与魅蓝的关系 " 藕断丝连 ",在商标授权、魅蓝股权问题上,两者还存在着不少联系。另一方面,魅蓝甚至还没有自己的销售渠道。
缺乏独立基础的魅蓝
在魅蓝发布会上,魅蓝列出了包括魅族商城在内的五个销售平台。
但 ZAKER 科技发现,魅蓝并未在任何电商平台拥有自建店铺,新品依旧在魅族官方旗舰店上架。
魅蓝的做法也许并不难理解。尽管魅族与魅蓝已经逐渐独立,但消费者依旧认为魅蓝是魅族的子品牌,同时魅蓝也可以借助原有销售渠道,更快地触达用户群。
尽管魅蓝的新品仍在魅族官方旗舰店上架,但品牌影响力显然已经渐趋微弱。截至发稿前,魅蓝在魅族天猫官方旗舰店上架的多款新品销量不到 20 件。
魅蓝要从魅族彻底独立,光是重新建立品牌认可,就是一条漫长的路。
从手机到配件,魅蓝的新赛道
魅蓝离开的 1269 天里,手机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米、OPPO、vivo 全部都另立子品牌主打性价比路线,锤子卖身字节跳动后团队解散、华为供应受限等等事件已经让智能手机市场成为无法容纳新玩家的战局。
魅蓝回归后,象征意义地推出了魅蓝 10,打算以 699 的起售价占据被小米 OV 忽略的市场。
后续又推出了魅蓝 10S,外观几乎一比一复刻 iPhone 13。不过这款手机在魅族、魅蓝的官方渠道均未上架,只有线下和部分第三方店铺有部分销售。
在回归主流手机市场无望后,魅蓝盯上了配件市场。
与其说 " 盯上 ",不如说魅族也走上一样的道路。
没有新手机的魅族,用 PANDAER 品牌推出了手机壳、充电器、音箱、联名键盘甚至露营装备等周边产品。
但在这些行业,不管是魅族还是魅蓝,他们都是新来者,而前人早已将市场变成一片红海,留给魅蓝的市场空间与时间显然都不多了。
ZAKER 科技出品
文 / 实习生 陈泽钧
编辑 / 刘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