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常量[1](physical constant,台湾译物理常數[2]),又称物理定數、自然常数,指的是物理学中数值固定不变的数。它與数学常数不同,數學常數指的是固定不變的值,但這值不一定與物理測量有關。
在严格定义下,物理“常数”只有数值没有单位,仅是一个纯数,如精细结构常数;而物理“常量”两者皆有,如真空中的光速。由于物理量大多具单位,所以“有量纲常量”的量纲指数不为零,简称常量;“无量纲常量”的量纲指数为零,才简称常数[3]。
物理常数有很多,其中较著名的有真空光速、普朗克常数、万有引力常数、玻尔兹曼常數及阿伏伽德罗常数。它们在宇宙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假设相同。物理常数的物理意义有很多表述形式,普朗克长度表征基本物理长度,真空光速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精细结构常数则表征了电子和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无量纲量。
1937年开始,狄拉克等物理学家开始意识到物理常数有可能随着宇宙年龄增长而变,但时至今日还没有明确实验证据能证明狄拉克提出的这种可能。但科学家已探测到一些物理量可能每年都依极小的量发生变化,并划定了这种变化幅度可能的上限(万有引力常数一年约变10⁻¹¹;精细结构常数一年约变10⁻⁵)。
以下是部分物理常數的列表:
量
符号
值
不确定度(×10⁻⁶)
真空光速
c
{\displaystyle c}
299792458 m·s⁻¹
准确(定義)
电子电荷、基本电荷
e
{\displaystyle e}
、
e
0
{\displaystyle e_{0}}
1.602176634×10⁻¹⁹ C
准确(定义)
普朗克常数
h
{\displaystyle h}
6.62607015×10⁻³⁴ J·s
准确(定义)
阿伏伽德罗常数
N
A
{\displaystyle N_{A}}
6.02214076×10²³ mol⁻¹
准确(定义)
玻尔兹曼常数
k
{\displaystyle k}
、
k
B
=
R
N
A
{\displaystyle k_{B}={\frac {R}{N_{A}}}}
1.380649×10⁻²³ J·K⁻¹
准确(定义)
万有引力常数
G
{\displaystyle G}
6.67384×10⁻¹¹ m³·kg⁻¹·s⁻²
120
约化普朗克常数
ℏ
=
h
2
π
{\displaystyle \hbar ={\frac {h}{2\pi }}}
1.054571726×10⁻³⁴ J·s
0.044
法拉第常数
F
=
N
A
e
0
{\displaystyle F=N_{A}e_{0}}
96485.3365 C·mol⁻¹
0.022
电子质量
m
e
{\displaystyle m_{e}}
9.10938291×10⁻³¹ kg
0.044
0.510998928 MeV
0.022
里德伯常量
R
∞
=
m
e
c
α
2
2
h
{\displaystyle R_{\infty }={\frac {m_{e}c\alpha ^{2}}{2h}}}
1.0973731568508(65)×10⁷ m⁻¹
0.0000050
精细结构常数
α
=
e
0
2
4
π
ε
0
h
c
{\displaystyle \alpha ={\frac {{e_{0}}^{2}}{4\pi \varepsilon _{0}hc}}}
7.2973525698×10⁻³
0.00032
α
−
1
{\displaystyle \alpha ^{-1}}
137.035999074
0.00032
电子半径
r
e
=
h
α
m
e
c
{\displaystyle r_{e}={\frac {h\alpha }{m_{e}c}}}
2.8179403267×10⁻¹⁵ m
0.00097
康普顿波长
λ
C
=
h
m
e
c
{\displaystyle \lambda _{C}={\frac {h}{m_{e}c}}}
2.4263102389×10⁻¹² m
0.00065
玻尔半径
a
0
=
r
e
α
−
2
{\displaystyle a_{0}=r_{e}\alpha ^{-2}}
5.2917721092×10⁻¹¹ m
0.00032
原子质量单位
u
=
u
m
(
{\displaystyle u=um(}
C
12
{\displaystyle {\ce {^12C}}}
)
{\displaystyle )}
1.660538921×10⁻²⁷ kg
0.044
质子质量
m
p
{\displaystyle m_{p}}
1.672621777×10⁻²⁷ kg
0.044
938.272046 MeV·c⁻²
0.022
中子质量
m
n
{\displaystyle m_{n}}
1.674927351×10⁻²⁷ kg
0.044
939.565379 MeV·c⁻²
0.022
磁通量子
ϕ
0
=
h
2
e
0
{\displaystyle \phi _{0}={\frac {h}{2e_{0}}}}
2.067833758×10⁻¹⁵ Wb
0.022
电子荷质比
−
e
0
m
e
{\displaystyle {\frac {-e_{0}}{m_{e}}}}
-1.758820088×10¹¹ C·kg⁻¹
0.022
玻尔磁子
μ
B
=
e
0
ℏ
2
m
e
{\displaystyle \mu _{B}={\frac {e_{0}\hbar }{2m_{e}}}}
9.27400968×10⁻²⁴ J·T⁻¹
0.022
电子磁矩
μ
e
{\displaystyle \mu _{e}}
9.28476430×10⁻²⁴ J·T⁻¹
0.022
核磁子
μ
N
=
e
0
ℏ
2
m
p
{\displaystyle \mu _{N}={\frac {e_{0}\hbar }{2m_{p}}}}
5.05078353×10⁻²⁷ J·T⁻¹
0.022
质子磁矩
μ
P
{\displaystyle \mu _{P}}
1.410606743×10⁻²⁶ J·T⁻¹
0.024
旋磁比
γ
P
{\displaystyle \gamma _{P}}
2.675222005×10⁸ rad/sT
0.24
量子霍尔阻抗
R
H
{\displaystyle R_{H}}
25812.8074434 Ω
0.00032
气体常数
R
{\displaystyle R}
8.3144621 J·mol⁻¹·K⁻¹
0.91
斯特藩-玻尔兹曼常量
σ
=
π
2
k
B
4
60
ℏ
3
c
2
{\displaystyle \sigma ={\frac {\pi ^{2}{k_{B}}^{4}}{60\hbar ^{3}c^{2}}}}
5.670373×10⁻⁸ W·m⁻²·K⁻⁴
3.6
维恩常量
b
=
λ
m
a
x
T
{\displaystyle b=\lambda _{\mathrm {max} }T}
2.897721×10⁻³ m·K
0.91
真空磁导率
μ
0
{\displaystyle \mu _{0}}
4
π
×
10
−
7
{\displaystyle 4\pi \times 10^{-7}}
N·A⁻²
旧定义
真空電容率
ε
0
=
(
μ
0
c
2
)
−
1
{\displaystyle \varepsilon _{0}=(\mu _{0}c^{2})^{-1}}
8.85418781762…×10⁻¹² F·m⁻¹
旧定义
自由空間阻抗
Z
0
=
μ
0
c
{\displaystyle Z_{0}=\mu _{0}c}
376.730 313 461…Ω
旧定义导出
參考文獻[编辑]
^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 [S/OL].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 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2. 科学文库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国家教育研究院.乐词网: physical constant [OL].台北:台北院区语文教育及编译研究中心 [2024].
^ 存档副本 (PDF). [2023-08-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3-08-06).
Peter J. Mohr and Barry N. Taylor,"CODATA Recommended Values of the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1998",Journal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ference Data,Vol. 28,No. 6,1999 and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Vol. 72,No. 2,2000.[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外部連結[编辑]
US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裡面有有列參考的2010年版更新內容。
Fundamental Physical Constant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参见[编辑]
微調的宇宙
常数
数学常数
查论编以人名命名的常数物理常數艾萨克·牛顿(万有引力常数) 夏尔·奥古斯丁·库仑(库仑常数) 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阿伏伽德罗常数) 麥可·法拉第(法拉第常数) 約翰·約瑟夫·洛施米特 约翰·巴耳末 约瑟夫·斯特凡(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 路德维希·玻尔兹曼(波茲曼常數 斯特藩-玻爾茲曼常數) 约翰内斯·里德伯(里德伯常量) 约瑟夫·汤姆孙 马克斯·普朗克(普朗克常数 约化普朗克常數 普朗克長度 普朗克時間) 威廉·维恩 Otto Sackur 尼尔斯·玻尔(玻尔半径) 愛德文·哈勃(哈勃常数) Hugo Tetrode 恩里科·费米(费米能) 布赖恩·约瑟夫森 克劳斯·冯·克利青(冯·克利青常数(英语:Von Klitzing constant)) 道格拉斯·哈特里(哈特里能量)另見科學家名字用作國際單位表示列表及科學家名字用作非國際單位表示列表
规范控制数据库:各地
法国
BnF data
德国
2
以色列
美国
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