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新华字典 > 埴字的解释及意思
分类:
通用字
拼音:
zhí
部首:
土
部外笔画:
八画
总笔画:
十一画
笔顺:
一丨一一丨丨フ一一一一
仓颉:
GJBM
四角号码:
44112
U+57F4
五笔86/98:
FFHG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豆瓣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更多
阅读(4303次)
基本字义解释
● 埴zhí ㄓˊ
◎ 黏土。
英文翻译
soil with large clay content
详细字义解释
◎ 埴 zhí
〈名词〉
(1) 细腻的黄粘土埴,黏土也。从土,直声。——《说文》厥土赤埴坟。——《书·禹贡》博埴之工二。——《考工记》我善治埴。——《庄子·马蹄》若玺之抑埴。——《淮南子·齐俗》桴木负埴,载流于。——《湘源二妃庙碑》
(2) 土地埴索涂,冥行而己矣。——《法言·修身》
常用词组
◎ 埴轮 zhílún
通常是空圆柱形或粗制泥人像,一般指古代日本人在山冈坟幕上的烘干大泥像
康熙字典
【丑集中】【土字部】埴 ·康熙筆画:11 ·部外筆画:8
【廣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𠀤音寔。【說文】黏土也。【書·禹貢】厥土赤埴墳。 又陶旊之工謂之摶埴。【周禮·冬官考工記】摶埴之工。【莊子·馬蹄篇】陶者曰:我善爲埴。 又瞽者以杖擿地而後行,謂之擿埴。【揚子·修身篇】擿埴索塗,冥行而已。或作𡌴𡑠。 又【類篇】質力切。埴𡑠同。
说文解字
【卷十三】【土部】埴
黏土也。从土直聲。常職切
字源演变
埴字的篆书
埴字的隶书
埴字的楷书
同音字
6画执
8画妷
8画侄
8画坧
8画直
9画指
9画柣
9画姪
10画桎
10画値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QQ空间
豆瓣
百度贴吧
复制网址
更多
阅读(4303次)
试试手机扫一扫在你手机上继续浏览此页面
下载本页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