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若虫俗称蝉猴、知了猴、蛣蟟龟等。蝉(学名:Cicadidae;英文名:Cicada、Cicala 或 Cicale),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六足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半翅目-颈喙亚目-蝉总科,常见的蝉科动物是蝉,俗称知了(蛭蟟)、蛣蟟或借落子。因各地方言不同,别称也有相应的变化。雄蝉腹部有发音器,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雌蝉不发声,但腹部有发音器。

在漫长的生活中它们要经历很多次的脱壳。因为蝉身体表面有一层比较坚硬的皮,这层皮使体内物质不外流,又能防止外界有害之物的入侵。这样,就对蝉幼虫的成长却很不利,它限制了幼蝉身体的长大。为了蝉幼虫的成长。所以要经常脱壳。不仅是蝉,所有的节肢动物都会蜕皮,因为节肢动物的身体是骨头包肉的结构,而它的外骨骼一旦成型,是无法再生长的,所以当外骨骼无法容纳它的躯体的时候,它就会蜕皮,因为它要长大。

夏季,晚上九点到十点之间,蝉便开始蜕皮了,在蝉从地下钻出后,就会爬上附近的高物上,它会找到一个使自己六足都抓得牢固的地方,便一动不动地停四至五分钟。接着,蝉的背部隆起,背中央裂开一道长约两厘米的口子。两三分钟后,蝉的头和胸部就基本上冲出背部的裂缝了。它停了大约一分钟,聚集了全身的力量,身体猛的一颤,用最大的力气把那灰绿色的头和胸部翻出壳外。接着,两只前爪慢慢地从壳中抽了出来,紧接着四只后爪也抽了出来。这一连串蜕皮动作,共用了十五分钟。喘息未定,蝉的身体又开始向后翻,直到半个身子与蝉壳成垂直状态了,才静止不动,它的身体又开始翻动,就像在做体操一样,前足钩住蝉壳。然后,它的尾部慢慢隆起,尾尖从壳中蜕出。蝉的整个蜕皮过程,约为半个多小时。刚完成蜕皮的蝉,全身淡绿色,翅膀还未展开,也是淡绿色的。当“新蝉”跟空气接触一段时间后,身体变慢慢地变成褐色,同时身体和翅膀也变硬了。等太阳出来后,血充满它的翼,它就能飞上树枝找食了。而蝉壳却留在原处,很久不会脱落。蝉的蜕皮与光线的关系十分密切。蝉的幼虫对光线十分敏感。它们只在黄昏后破土而出,在黑夜完成蜕皮。蝉的这一特征,也许是因为它们经过了漫长的进化过程而产生的对环境的适应吧,因为如果蝉蜕皮过程是在白天进行的,那么刚蜕出的“新蝉”的柔软的身躯,就难免成为其他生物的美餐了。

Related Article

秉信的意思